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4国内光伏出口环比下降27.1%;5月开始略有缓解,出口数量环比增长9%,较去年同期出口量基本持平。
金坛,在江苏的全国百强县当中,并不是最耀眼的;不过你知道吗,低调的金坛,在一些领域已经悄然走向顶端。金坛区是常州、江苏光伏发展集聚区之一,规上企业数量达40家,拥有亿晶、东方日升、正信、斯威克等一批骨干企业,光采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彰显。
据常州市金坛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陆秋明介绍,金坛区集聚了一大批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19年全区光伏产业的主要业务收入近300亿元。作为三新一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坛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集聚了东方日升、亿晶光电、正信光电、斯威克、中信博、永臻科技等一批年销售10亿元以上领军企业,泰力松、圣鑫光伏、泽润电子等一批年销售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全面覆盖了焊带、电池片、光伏电池封装胶膜(EVA)、铝边框、接线盒、支架、组件、工程总包(EPC)等产业重点环节,2019年全区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300亿元。今年以来,金坛新签约光伏项目9个,协议总投资28.6亿元,主要涉及电池片、组件、接线盒、焊带等产品。而金坛是能源变革的新型样板,为光伏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
作为太阳能产业集聚区,金坛光伏技术产业化发展快速,光伏产业链布局完整。该报告深入剖析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并指出技术进步将加速推动光伏发电效率提升,同时预测光伏产业有望成为能源第一主力,储能等能源技术创新应用将会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2017年底,缅甸允许活牛出口,对华畜牧销售蓬勃发展,牧场需求也随之增长。
9月9日,缅甸106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开标。但招标规则也规定,如果缅甸电力能源部无法在15天内与排名第一的投标人敲定购电协议,就将与排名第二的投标人进行谈判。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电源)、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MEC)、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葛洲坝)和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西安隆基)等几家公司的名字反复出现在中标名单上。在缅甸,你不会总是刻板地按照规则和规定的要求去做,而是会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缅甸电力能源部常务秘书吴梭敏(U Soe Myint)在9月17日表示,尽管受到一些质疑,但招标还是取得了成功。我们还获得了相对公平的价格。
负责土地登记的官员说,土地使用证书代表土地所有权,在缅甸被称为七号表格,已在《农田法》颁布大约一年后的2013年下半年颁发给了这七个人。近年来,畜牧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产业。许多拟定的项目地点都位于缅甸中部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干旱地区,而且即使在季风季节,那里的太阳辐射也依然很强。中国太阳能设备安装量放缓导致组件供应过剩,中国政府因此出台政策,控制产能的进一步扩大。
这样一来,就几乎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项目融资。一位熟悉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业内人士表示:从此次中标的企业情况可以看出,中资企业在新能源海外投资上的反应速度更快,风险偏好更高。国际金融公司是世界银行集团的成员,该组织为缅甸电力和能源部提供技术援助,并向其提供了购电协议的模板。比如,阳光能源主产光伏逆变器,隆基主产太阳能电池板,CMEC专门从事工程承包。
但是,投标企业的背景可能会让一些人认为他们是在试图消纳国内库存压力。我们年轻时曾在这里种过各种农作物, 80多岁的居民吴他雅(U Thar Ya)说。
金能公司企业传播总监科克里斯隆(Ko Chris Lone)说,该公司是从经证实的所有者那里购买的土地,对所谓所有权纠纷并不知情。图片来源: Teza / Frontier所有人都在抢购土地5月的招标公告引发了一轮土地收购热潮,因为各家公司为了提交符合招标条件的标书,都试图在尽可能靠近30个招标项目的地方购买或租赁数百英亩土地。
缅甸电力与能源部水电和可再生能源部门官员表示,该部门原本期待之前曾提交过计划的企业参与竞标,尤其是来自西方国家、日本和泰国的企业。在仰光的西方公司提出抗议后,缅甸电力能源部将招标最后期限推迟了一个月,直到7月中旬。购电协议(PPA)需要在中标通知书发放之日起150天内签署。尤其是,大多数中标企业都没有作为独立发电企业的丰富经验。有中国人,也有印度人,但大多数是缅甸人,他们一般都是外国公司的职员或中间人。这背后是中国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上成熟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
这位官员表示,整个招标流程大约持续了50天,而不是招标规则中预计的20天。我们根本不知道这片土地已经被并不住在这里的人抢注了。
但苗基孔村当地居民表示,金能公司用来竞标的土地其实归当地社区所有,并且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悄悄出售的。然而,从能力建设的角度来看,竞标者多样性不足的局面对缅甸今后开展更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招标来说并不算太理想。
他说,该部门还是优先考虑太阳能发电厂,因为它们是由国家支持的。这片被收购的土地环绕着苗基孔村。
在收到每英亩13万缅元(约合98美元)的首付款后,他向杜飘飘敏提供了土地使用证的副本。这位官员补充道:我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就在采访的前几天,代理机构已经通知村民租赁计划全部取消,可能是因为该投标机构未通过技术标准审查。根据招标规则,投标人仅需要证明其在过去十年中开发/建造了三个电力项目,且其中一个采用了光伏技术。
他补充说,没有记录表明村民们反对向这七个人颁发证书。出乎意料的中企投标这样的结果虽然在意料之中,因为7月17日的截止日期之前,招标方收到的标书大多来自中国企业,但也让缅甸的电力能源部官员感到一丝措手不及。
而金山集团(Shwe Taung Group)和Khaing Lon Gems这两家中标的缅甸企业也均与中国伙伴企业进行了合作。缅甸的这场太阳能项目招标要求快速交付,并引发了一场土地交易热潮。
一家中国公司要求他在大市镇变电站附近找到130英亩以上的土地,但经过几天的寻访,他放弃了。缅甸的环境许可制度相对较新,相关流程在2015年才正式引入。
三位知情人士(包括一位部级官员)称,招标的目的是让此前曾向缅甸电力能源部直接提出项目申请的公司投标,并未料到会有其他机构参与竞标。缅甸环保部环境保护司司长吴考桑乃(U Kyaw San Naing)表示,该部门最多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份环评报告的审核,所以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时审查30份环评报告。他说:在[2019年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招标中,电力能源部对中标企业都非常了解,因为双方此前合作过。吴他雅说, 这个牧场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我认为最终结果已经平息了批评的声音。但是随后相关部门重申,企业应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绩效标准》来准备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
缅甸发电公司在5月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发布了招标公告,并且只给投标单位预留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苗基孔村的村民吴坦吞(U Than Tun)说:这个计划原本打算将我们的土地租用15年,并可能延长10年。
有想买的,有想租的总之这些交易都非常不同寻常。阳光电源、国家电投、隆基抢滩,土地将成最大隐忧。